1.如果测出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________,用速度的公式v=即可计算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教材P23)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器材:
小车、斜面、金属片、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
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表中。
②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③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④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⑤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路程
|
运动时间
|
平均速度
|
s1=
|
t1=
|
v1=
|
s2=
|
t2=
|
v2=
|
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2.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__。
3.速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
1.实验中,斜面为什么要保持较小的坡度?
2.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
3.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速度怎样变化?
课堂自测(满分:20分)
1.(测量平均速度器材的选择·3分)做“测平均速度”实验时,必用的两种测量工具是 ( )
A.斜面和小车 B.斜面和刻度尺
C.小车和停表 D.刻度尺和停表
2.(生活中平均速度的测量·3分)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 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计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 )
A.1.25 m/s B.0.73 m/s
C.0.67 m/s D.0.8 m/s
3.(平均速度的计算·3分)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了24 m的路程,前 12 m 路程用了4 s的时间,后12 m路程用了6 s的时间,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4.(测量平均速度·4分)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1)由图中信息可知:小车从B到C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s。
(2)通过计算可得: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cm/s。
5.(测量平均速度·7分)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