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生活中用水壶烧水时的情景,想一想,填一填:
(1)把一壶水烧开比把一壶水烧温用的时间_____。
(2)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用的时间_____。
(3)这一现象说明: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______;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______。
(4)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
2.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教材P11)。
(1)控制的变量:加热______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______的温度。
(2)实验器材:______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________等。
(3)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______。
3.比热容(教材P12):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___________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______之比。用符号________表示。
(2)单位: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
(3)性质:它反映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______。
4.水的比热容(教材P12、13):
(1)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示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用:水的比热容______,可以调节气候,作“暖气”的介质。

1.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影响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______。
2.转换法: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______、_______的现象。

1.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物质的比热容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有哪些应用?
【课堂自测】
(5分钟 20分)
1.(比热容概念·2分)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它的吸热多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