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感受信息
一、 课标要求
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2.了解电话和电报。
3.能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
二、教材分析
本节讲述的信息的记录、储存和传输,让学生感受到信息的记录、储存和传输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
本节的编写思路:人类经历了五次信息变革:获得语言;创造文字;发明造纸和印刷术;应用电话、电报和电视;应用网络技术。由此,从古至今,走进信息时代。
信息的记录和传播离不开载体。古代的竹简,现代的图书、报纸等纸质印刷品和光盘等电子出版物,电视、广播、电报、电话、因特网等通讯方式,都是信息传播的载体。
中华民族极具聪明才智,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上作出了及其重要的贡献。
重点:
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难点:
了解电话和电报。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录音磁带、录像磁带、计算机软盘、各种磁卡、电话实物及其挂图
五、教学设计:
引言:每当我们提到长城,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上。古代士兵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点燃烟火发出警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它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我们今天的探究,就要从烽火台开始,直到发现电脑网络通信的奥秘,寻找人类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备注
|
|
一、 信息的概念
二、 古代信息的传播
三、信息的记录
四、现代信息的传播
五、电报
六、电话
七、课堂练习
八、课堂小结
九、课外作业
|
提出问题:当今世界的三大产业是能源、材料和信息,你知道什么是信息吗?
你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早期的信息传递具有哪些特点?
你知道信息的记录的发展历史吗?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信息的记录上作出过哪些杰出的贡献?
现代信息的传播主要采用哪些方式?
电报的发明者是谁?信息是怎样传播的?
出示电话的挂图和实物,问:电话的发明者是谁?它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和学生一起分析电话的结构
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波和因特网的相继出现,使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
课堂练习
1.下列记录信息的文字和材料中,反映的技术最进步的是( )
甲骨文B金文C.木牍D.纸
2.电话机话筒里的金属盒、碳粒和膜片构造在一起,它的作用相当于( )
A.开关 B.电源C.变阻器 D.电磁铁
3.电话由话筒、听筒和 三部分组成。电话的话筒的作用是 ,听筒的作用是 。
学生小结
课外作业:上网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电报和电话(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原理和应用
|
回答:信息就是经过加工的数据,简单的说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它对拥有者的决策或行为起着直接或潜在的影响。
讨论、交流、回答
讨论、交流、回答
讨论、交流、回答
讨论、交流、回答
学生观看挂图,拆开话机观看结构,回答问题
完成练习
小结本节
课外调查
|
本堂课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讨论、交流、回答,所有板书由学生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