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让信息“飞”起来
一、课标要求
1.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光是电磁波。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信息的传播可以通过电话的方式进行(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输送),也可以让声音信号附加在电磁波上进行传播,即电磁波可以作为一种载体,让各种信息在空中飞起来。
本节是该章科学内容的重点,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内容基本上都在改节。
本节通过电磁波谱、波的特征和电磁波是怎样传递信号的三个部分呈现教学内容的。首先明确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并介绍电磁波的主要用途,特别是在通讯中的应用。接着介绍波的特征量:波长、频率和波速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可见光的范围波长是从400nm至660nm的电磁波。强调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最后以表格的形式介绍了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为了降低难度,课本并没有介绍调频、调幅和数字传输。信息窗“电磁污染”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电磁波,使学生不要产生唯科学的思想,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勤于动手。例如,课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电磁波的存在和作用,培养学生阅读资料、收集证据、分析信息的能力和习惯。课后的小收音机制作可以分小组进行。
电磁波的概念较为抽象,波长是新出现的物理量,教学中注意用机械波的横波为例,进行讲解。
重点:
1.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2.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难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两个手机、收音机、电源、开关、锉、导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