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感 受 信 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2.了解电话和电报。
过程与方法
能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做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信息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信息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记录和存储的方式、信息的传播方式、电话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难点:信息存储方式的发展特点、电话话筒和听筒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磁带、录像磁带、计算机软盘、各种磁卡、电话实物及其挂图。
【教学设计】
【情境引入】
看视频:
每当我们提到长城,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上。古代士兵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点燃烟火发出警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我们今天的探究,就要从烽火台开始,直到发现电脑网络通信的奥秘,寻找人类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
【新课教学】
一、信息的记录
1.信息: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天气预报是关于天气变化的信息,商业广告是关于商品销售的信息。信息很多,它存在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军事信息、体育信息、科技信息等。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脑就是天然的存储器:
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就要记住周围的环境,哪些动物、植物对人们有害,哪些有益;如何寻找食物,如何应付自然灾害。因为没有别的记录方式,所以这些信息只好存储在大脑中。古人还要把这些经验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但是大脑会遗忘,而且大脑记录的信息会随着躯体的消失而烟消云散。
3.结绳记事:
古人要记住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个结,以后看到这个结就会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记两件事就要打两个结,如此等等。如果绳子上打得结多了,恐怕他也就记不清楚那件事了。所以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仅能起到提醒的作用。
4.文字的诞生:
文字使人类对信息的记录取得重大突破。文字是代表一定内容的符号。早期人们将文字记录在牛骨、竹简、木椟上。历史上记载秦始皇批阅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各地传来的竹简每天都有二三百斤。在竹简上刻字是一件缓慢、吃力的手工劳动,由于选用了不合适的记录材料,限制了信息的传播。
5.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造纸和印刷术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信息开始被人类共享。
6.光记录、磁记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了光记录、磁记录等大信息量的记录方式。1 TB=
1 024 GB,1 GB=1 024 MB,1 MB大约能存储50万汉字。
现代存储介质的特点:容量大、体积小、存取速度快。
信息只有记录,没有传播,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