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物体的浮与沉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改变物体浮沉的有效方法。
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是由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共同决定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了解控制物体浮沉的方法,并能用控制变量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理性的推论。
通过探究和分析,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并通过交流与合作得到其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并激发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努力学习、科技强国的思想。
二、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木块、树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铁块、铜块会沉到水底,但是用钢铁做的轮船却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钢铁的潜水艇却能够在水中自由的上浮和下潜呢?物体的浮与沉究竟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节:物体的浮与沉。
三、新课部分
1、活动 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教师:请同学们推测这些物体当它们放入水中后会是怎样的状态。
(物品有挤扁了的牙膏皮、空的塑料小瓶、生鸡蛋)
学生:进行推测。
教师:进行演示后提问。用怎样的方法可以使原来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使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下去呢?(还能提供的器材有:盐、小硬币、玻璃杯)
学生:讨论2分钟后上讲台进行演示。(要求在操作时进行语言表达)
学生①:将挤扁的牙膏皮捏成空心状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学生演示时教师追问:在捏成空心状的过程中,牙膏皮有哪个物理量发生的变化?哪个物理量没有变化?
学生答:体积变大了,而重力没有变化。
教师此时指出牙膏皮体积在变大后可以排开更多的水,即增大了V排,也就增大了浮力。
学生②:在水中不断加盐,可以使鸡蛋浮起。
学生在演示时教师追问:在加盐的过程中,哪个物理量发生了变化?哪个物理量没有变化?
学生答:水的密度增大了,而鸡蛋的重力没有改变。
教师此时指出水中加盐后,液体的密度增加了,也就增加了浮力。而鸡蛋的重力不变。
学生③:在小瓶中不断加入小硬币会使小瓶沉入水底。
学生在演示时教师追问:在加硬币的过程中,小瓶的哪个物理量发生了变化?
学生答:小瓶的重力增加了,而在浸没的过程中浮力没有变化。
教师:综合起来看,在这些方法中分别改变了哪些力的大小?是怎样改变的?
学生:改变了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浮力。在液体的密度不变时,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或者在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时,改变液体的密度都可以改变浮力。
教师:可见改变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就可以改变物体的浮与沉。
2、活动 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师:那么在物体上浮和下沉时,重力和浮力之间会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活动内容,回答议一议中的问题。
学生:阅读并进行讨论2分钟。
教师:怎样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
学生①答: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即可。
教师:怎样利用所给的器材和配重物使小瓶上浮下沉和漂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