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编辑
八年级物理上册5.2《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3金币 立即下载
2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2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沪粤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26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20/4/11 9:47:3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五章   2 探究物质的密度

课题

第五章   2 探究物质的密度

 

 

 

教学

目的

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实验探究,建构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数据分析及处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收集数据,引导学生用比值法去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正比关系,并学习用比值来定义新的物理量。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刻度尺、天平的使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和谐关系。

重点

探究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建构密度概念。

难点

建构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过程设计

教法与学法

一、复习

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引入新课

1.让学生展示上节课中测量体积相等的铜、铁、铝柱体的质量,引导学生得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相等”。

2.在不同学生的测量数据中,发现“同种物质在体积相同时,质量相等”。

3.展示手里的大铁块和小铁块,让学生思考质量的大小关系。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定性的关系。今天我们就要来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定量关系。

三、新授

(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提出问题: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较充分的思考后,对该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猜想,并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形成假说: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或成反比。

真实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让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而要进行实验,还要先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下面就请学生先设计实验方案。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通过老师的提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探究的一般程序自己设计方案,并提供课本P119的表格供学生参考。

物体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体积g/cm3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合作、实验,练习天平和刻度尺的使用以及学会合作实验,通过实验收集所需的证据,并正确记录。

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同学们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读数时要弄清分度值,准确、如实记录原始数据,不要随意改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查找、分析原因。

5、分析与论证

展示数据表格,积累素材,便于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利用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得出对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结论,证实猜想。

提出新问题:不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否也相同呢?

分析不同小组所得数据,得出不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的结论。

6、评估

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叫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密度。

(二)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例:质量为79000kg的铁块,体积是10m3,则铁块的密度为            

从例题引出密度的单位。

3、密度的单位:kg/ m3g/ cm3

换算关系:1kg/ m3=10-3 g/cm3

注意: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2)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四、小结

五、拓展延伸

 

温故知新

 

展示实物,前后互应,引导启发。

 

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好奇心带进课堂。

利用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教给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实验设计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实验设计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提高学生动手实验,收集、记录数据的能力及合作精神。

 

 

鼓励学生充分讨论,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加以描述的能力。

 

 

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密度是用比值来描述物体特性的概念。

 

明确同种物质密度相同,跟质量不成正比、跟体积不成反比的结论。不能不管具体条件,单纯用数学公式讨论问题。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