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新课引入:
我们地球上源源不断的水流从哪里
来?请同学们观看下面的这段录像,也许你会恍然大悟!
播放水循环的录像
二. 课堂教学:
(一)认识水的循环
1.投影水循环的示意图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认真阅读对话框中的内容,完成对话框中的空格部分。
2.请学生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2)水在物态发生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如何?
指导学生回顾、总结前几节探
究活动和所学的内容思考、回答,并完成P44图2-40的填空。
3.指导学生根据水的三态发生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思考、讨论、分析其能量变化:
吸热的物体(如水)—→能量增加;
放热的物体(如水)—→能量减少
教师总结归纳出物质的三态变化所遵循的科学规律:
物态发生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即物态发生变化时,总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4.水的三态变化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进行设想:若水的三态变化停止,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模样?
(二)水资源
1. 水资源的作用
投影四幅画面:
a.被华夏民族称为母亲河的黄河的源头;
b.美丽宏伟的长江三峡工程;
c.中外文明的新疆风景——天山天池;
d.吸引众多游人观光的龙羊峡水电站。
问:从我们看到的投影画面和你们日常生活观察,水有哪些作用呢?
2. 珍贵的水资源
(1)水资源的现状
让学生分组汇报课前搜集的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在全班交流。
指导学生阅读P51信息库:淡水资源。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
(2)水资源的破坏与污染
①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带来严重后果
指导学生观察P46图2-45、2-46,阅读文字说明。了解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会导致的后果。
让学生汇报各组搜集的信息:
②水资源的污染
指导学生观察P47图2-47、2-48,初步认识到水的污染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让学生分组汇报课前查阅的资料:
3.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1)引导学生想一想在我们学校及周围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
看到这种现象你是怎样想的?你又是怎样做的呢?
(2)为了号召人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我们国家及联合国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请同学们把课前查找的资料说给其他同学听听:
(3)作为21实际的小主人,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
三.课堂小结:(略)
四.当堂巩固:(投影)
水在自然界中往复循环,可以说并不减少,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节约用水呢?如果有同学以此为依据而浪费水,请你予以反驳。
五.课外作业:
1.请同学们以“节约用水,保护人类”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2.节约用水已经是深入人心的观念,许多产品都有专门的“节水型”,调查一下你的周围有哪些?
|
认真观看录像,在轻音乐的伴奏下仿佛自己亲临其境,被陶醉了!
观察水循环示意图仔细阅读有关叙述,独立完成填空
思考问题
举手回答
回顾所学的知识
完成有关填空
分组讨论
试图总结规律
认真听讲
理解其中的含义
积极参与,大胆设想:
…………
认真观察投影的画面
积极举手回答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水的作用
汇报各组搜集到的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和数据
阅读信息库,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
仔细看图
分组汇报搜集的信息:
a: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导致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近几年来一直在下沉,平均一年达十分之一英寸的速度。
b:古老的圣马可教堂前的广场,多次被海潮浸入,海水曾冲上教堂口处的台阶。
……
认真看图,初步认识到水污染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a:水资源的污染给人类带来很多的不幸,据有关报道云南滇池曾爆发蓝藻。
b:水资源的污染生灵涂炭:鱼类大量死亡,鸟类无处栖息,农作物无法生长,渔民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等等。
……
积极举手回答:
…………
学生:
…………??!!
学生甲:我国设计了节水标志,拿出事先画好的图交给老师投影并把其中各部分的含义介绍给其他同学听。
学生乙:1993年1月18日第二47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
学生丙:从1994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3月22日至3月28日定为“中国水周”。
……同学们踊跃发言
学生甲:针对学校存在浪费水的现象,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注意节约用水。
学生乙:社会上也有浪费水的现象,我们应该以中学生的身份联合向全社会发出倡议,让全社会的人们都注意节约用水。
……
根据自己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作出回答
构思
课外深入居民区进行调查
|
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的宏伟背景中,以此引入新课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和识图能力
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考查学生是否注意观察生活
旨在培养学生利用课外资源的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为下面讲节约用水埋下伏笔)
通过资源共享,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浪费水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旨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