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图四用,各具特色
——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实验小结
一图:电路图

应用之一:测小灯泡电功率
•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 2.多次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的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
• 3.原理:P=UI
• 4.注意:多次测量的电功率不可以求平均值,因为这是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 5.电表量程的选取方法:
• 电压表: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选取,必须要高于额定电压。
• 电流表:用公式I=P/U计算。小于0.6 A选小量程;大于0.6 A选大量程。
• 例:灯泡上标有“3.8 V 3 W”字样,则电压表选“0~15 V”量程;电流I=P/U=3 W/3.8 V=0.79 A>0.6 A,应选“0~3 A”量程。
• 注意:最高电压不要超过额定电压的1.2倍。如“2.5 V”的,不能超过2.5 V×1.2=3 V。
应用之二:测量电阻
•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电流。
• 2.多次改变电流的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阻值。
• 3.原理:I=U/R 计算公式:R=U/I。
• 5.注意:不可以对阻值求平均值。因为小灯泡的电阻丝的电阻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这是不同电压下的电阻。
• 6.如果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实验,则多次改变电流的目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这里,必须求平均值。
应用之三: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1.这里必须要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因为该实验要保持电阻不变。
•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 3.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的目的:探究规律,避免一次实验产生的偶然性。
• 4.结论: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应用之四: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1.这里必须要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
•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 3.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的目的:探究规律,避免一次实验产生的偶然性。
• 4.当电阻由小电阻换成大电阻时,滑动变阻器要向连入电路阻值变大的方向移动。
• 5.结论: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通用规则
• 1.连接电路时,电键必须要断开。
• 2.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处于最大阻值处。
• 3.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一上一下”的连接。
• 4.电表的正接线柱必须与电源的正极相连;负接线柱必须与电源负极相连。否则,指针将反向偏转,损坏指针。
常见故障分析
• 5.若果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 B 。
• 6.若果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可能是 A 。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滑动变阻器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