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二 教材重点实验
中考解读:此类题考查的是教材上的常规、经典实验,涉及实验的原理、方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考点一般不重复。复习时要结合课标、中考说明,明确9个探究性实验和4个测定性实验,再结合近几年的陕西中考题确定复习的侧重点,从实验的各个环节逐一落实。
满分训练
1.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1题图
(1)为完成这个实验,他准备的器材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2)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把装有初温为 ℃(如图乙所示)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等冰完全熔化后,在烧杯下方放入酒精灯,如图丙,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沸腾,则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
(4)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5)小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A、B和激光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
(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 (填“粗糙”或“光滑”),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 ,这样我们就能看清光的传播路径。
(2)观察如图所示的器材,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还需对器材做出的改进是 。
(3)实验时,若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5°,则反射角度数为 ;若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则反射角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A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学将另一半纸板B绕ON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实际上
是 (填“存在”或“不存在”)的,这个现象表明: 。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过程
结论
|
①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记下蜡烛A与蜡烛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A,重做实验。
②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
③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