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政治教案
初中政治编辑
思想品德:15.2《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下册)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鲁教版
    所属学科初中政治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87 K
    上传用户zhaochanglei
  • 更新时间2011/11/18 8:09:0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要主动搜寻课程资源,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敏感的察觉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捕捉并利用课堂即时生成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实施教学,即鲜明的课程意识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
一、确立课程资源意识,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教师要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这就要求教师一是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二是利用与开发多种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的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开发各种教材以外的文本性课程资源、非文本性课程资源,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的平台。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材内容共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让创新思维闪光。首先引导学生阅读19世纪美国科学家谢皮罗在洗澡过程中发现流水漩涡的奥秘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到:科学发现的过程就是观察、思考、实践。同时,引导学生从前苏联科学家奥尔科夫斯的事例中了解创新与发现、想象的关系。第二层,积累知识,勇于实践。首先使用美国发明家莫尔斯发明电报的事例,让学生感悟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就不可能有发明创造。其次,又通过沙漠植树系统的发明创造,提出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学以致用,勇于实践。
教材选择的事例大都是科学家的事迹或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也都是文本性资源。而通过研究《课标要求》和教材,以及教学参考书相关内容后,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自主感悟,合作探究”部分,我打乱了教材的编排顺序,设计了两大板快:一、感受创新、二、尝试创新。并选择了《施伟东把尿液变成纯净水,并一次次改进流动厕所》的相关视频,即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