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精选练习
一、夯实基础
1.(2018·菏泽)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D.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
【答案】C
【解析】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现象,故A错误;
B. 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B错误,C正确;
D. 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与物距没有关系,所以人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D错误;故选C。
2.(2018·衡阳)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相等,距离平面镜距离相等,位置对称,故应选C。
3.(2018·达州)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
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
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
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答案】B。
【解析】A、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其大小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物像大小相等,故小张的像大小不变。故A错误;
B、人若能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需满足的条件是:人的头项和脚射出的光,经镜子反射后都能进入人的眼睛,即人像的上、下两端与眼睛的连线必须都穿过镜子。假设小张的身高为1.6m。
如图所示,AB表示人的全身,C点表示人眼的位置。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人的像A'B'.将A'和C,B'和C分别用直线连接起来。则EF就是镜子至少应具有的长度。
因为A′B′∥EF∥AB,且D为AA′的中点;
所以E、F分别为A′C、B′C的中点;
所以EF为△A′B′C的中位线;
所以EF= A′B′= AB= ×1.6m=0.8m。
故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故B正确;
C、因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小王也能在平面镜中看见小张。故C错误;
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故D错误。故选B。
4.(2018·绵阳)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一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
A.站在原地下蹲; 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
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