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熔化和凝固精选练习
一、夯实基础
1.(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答案】C。
【解析】A、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
B、甲物质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B错;
C、乙物质是晶体,在BC段,物质熔化吸热,处于固液共存态,并且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错误。故答案是C。
2.(2019·南京)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1)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2)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都正确 D.都错误
【答案】D。
【解析】由给出的条件可知,冰在水中,且冰的熔点低,故冰可以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但碘因为熔点高,在室内是不可能经历熔化过程的;故(1)的说法错误。
(2)在物态变化过程中,物质是否吸热要看物态变化的类型,不一定都是吸热;故(2)的说法错误。
故选D。
3.(2019·阜新)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答案】固液共存。
【解析】从图中可知,此物质是晶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温度达到48时,晶体开始熔化,此时处于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是:固液共存。
4.(2019·扬州)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c水=4.2×103J/(kg•℃),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分析图像可知:
冰的熔点是_________℃,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
【答案】0;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