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物理试题
初中物理编辑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课一练
  •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244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10/29 19:38:3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四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基础巩固

1.(题型三)[广西柳州中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对联中所说的三种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   )

A.风声最快      B.雨声最快

C.读书声最快    D.一样快

2.(题型一)[湖北随州中考]如图4-1-1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 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4-1-1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3.(题型二、三)[江苏无 锡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4.(题型二)[福建三明三元区模拟]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声音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

A.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了

B.声音传到人体中去了

C.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大了

D.鼓面停止了振动

5.(题型二)[陕西西安期中]气温影响空气的密度,气温高,空气的密度小,则声速大,由此产生的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比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比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弯到温度低、密度大的上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喜 欢走温度高的路径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喜 欢走密度大的路径

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 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路径向上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

D.烈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下拐弯了

6.(题型二)[江西九江月考]在敲响寺庙里的大钟后,有同学发现,已经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未止”,分析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大钟在继续振动

D.大钟虽停止 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