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编辑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二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3金币 立即下载
2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2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32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10/29 10:51:1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二、熔化和凝固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

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通过对比、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探究冰、石蜡的熔化特点”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是本节难点之一,了解晶体熔化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是又一难点。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晶体熔化或凝固时,虽然伴随有热的得失,但是温度不变。受初中学生知识冰平的限制,学生较难理解。另外,还应给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如:图形图像、物质状态等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像法

【教具】:铁架台、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碎冰块、松香、温度计、蜡烛、冰棒、秒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 问题:(1)回答汽化、液化的概念及吸、放热情况?

     (2)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2、 活动一

 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成了蜡块。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操作实验,发现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冰。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

二、新课教学:

(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1、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学生举例:

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冰;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冰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冰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冰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二)、探究冰熔化的特点

提出问题:冰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猜想与假设:

(1)冰熔化(    ) 一定的温度[/没有]

(2)冰熔化时温度 (升高/降低/不变)

设计实验:为了检验你的猜想与假设,你需要哪些器材?请同学们结合教材98页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同组之间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后回答所需的实验器材,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回答实验步骤:

如图4-47把碎冰块放入烧杯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状态的变化,直到冰熔化后5min为止。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分工,一位学生看时间,一位学生读温度计的示数,一位学生观察物质状态,并把实验结果及时填入表格中。教师巡回指导,控制实验时间。

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在图4-28画出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析不同线段中冰是吸热还是放热?温度如何变化?处于什么状态?完成填空:

结论: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0,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升高。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