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
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重点
1.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
2.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难点
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一定看过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用力跳起,向下压弯跳板,然后高高跃起,在空中做出各种漂亮的动作,落入水中。请同学们想想看,为什么跳水运动员要用力向下压弯跳板呢?如果在平地上,他们能够跳得那么高吗?
二、合作探究
1.弹力
(1)弹性和塑性。
【教师点拨】 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
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日常生活中应用弹力的地方很多。
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弹力的例子,如体育运动中的射箭、跳板跳水、蹦极等都利用了弹力。
【教师总结】 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2.弹性限度
教师取一个弹簧拉力器让学生观察,每个弹簧中间都有一根绳子限制弹簧伸长的长度。
问:为什么弹簧中间要加一根限制弹簧伸长的绳子?
学生想:可能弹簧拉太长了会损坏。
【教师演示】 取一根小弹簧,先在弹性限度内拉,然后超过弹性限度拉这根弹簧。让学生观察这两种情况下弹簧是否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学生从实验看到:弹簧拉伸到一定的长度后就不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强调】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了。
根据实验现象,让学生说出使用弹簧应注意的事项: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3.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
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到讲台前,分别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学生观察,思考: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学生讨论回答】 拉力使弹簧伸长;使弹簧伸长多的同学对弹簧施加的拉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