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知识与技能
1.会查密度表,并能说出常见的一些物质如水、空气以及钢铁的密度的大概范围。
2.会应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现象,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自然界中物质的多样性,激发对自然界奥秘探究的兴趣。
重点
应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难点
应用密度知识解释与密度有关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一、新课导入
1.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
2.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丝的长度?
通过提出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
(一)密度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要鉴别某一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我们需要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多少。
指导学生看课本96页、97页中给出的一些物质的密度,并思考:
(1)三个表有什么不同?
(2)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看书并回答,在教师引导下主要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a.气体的密度表上边标明了“0 ℃,1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请同学作出说明。
b.在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比较大,它大于一般金属的密度。
c.气体的密度都比较小。
在看书的基础上,请学生读出几种物质的密度,并说出它们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二)求质量
体积很大的长方体花岗岩石碑,质量很大,无法用秤直接称量,怎样才能知道它的质量呢?
让学生说出他们想出的办法。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能不能应用密度公式来求,如何求?需要先知道哪些量?如何才能得到这些量?
引导学生类比速度公式将密度公式进行变形。
学生讨论得出变形公式并回答上边的问题。
(三)求体积
如果有一物体,体积不规则又不便于直接测量,我们怎样才能计算出它的体积?
学生思考回答密度公式的另一个变形式为:V=
(四)讲解例题
学生阅读例题1的题干,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密度知识来鉴别物体是何种物质构成的方法。
学生自学例题2,完成后,教师给出具体数据,学生完成新课导入中的问题1和2,最后师生共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