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出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是一个饱经风霜的成年人对童年的回忆在记忆中,作者既表达了对童年天真无邪的生活的向往,也展示了对当时生活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在文中,作者似乎用较多地篇幅批判了阿长的愚昧迷信,但在这些材料的背后却隐藏了作者对阿长纯朴、善良的品格的赞美,这种赞美在文末被渲染到了极点,化成了对阿长的怀念与祝福在本文中,作者用孩子的视角来写,其中却渗透了对人生的思考当时鲁迅饱尝人生的沧桑,生活动荡不定,故乡那纯美的风情与纯朴的人性不时浮现在他的眼前,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开始着力描绘心目中那如梦境般的故乡,于是就有了《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
学习本文,应当能够理解隐藏在文中批判性语言下的对阿长的赞美与尊重,能够学会从日常小事中体会熟悉的人的高尚品质,发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探究式学法,结合所读鲁迅的其他作品,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和对生活的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学习感受生活,学会读懂他人的爱
(四)、教学重点: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