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注意字词的读音及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
4.整体把握故事内容
5.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6.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7.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8.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9.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
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