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通过透镜看世界
学习目标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物距和像距的概念。
3、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4、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课前学习
一、复习回顾
1.在前面“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我们把什么称为物距?__________________,什么叫做像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凸透镜的_______到________的距离叫做焦距,用符号_____表示。
二、尝试学习(看书P74-76完成)
1.什么叫做实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叫做虚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凸透镜来成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学习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探究活动:利用凸透镜分别观察近处和远处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
2.提出问题: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
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
根据桌上的器材,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说说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验,把实验结果填入教材P75的表格中。
5.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1)当 时,成等大、倒立的 像;当 时,成放大、倒立的 像;当 时,成缩小、 的 像;当 时,成 、正立的虚像。
(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____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____。
6.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拓展。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能够自己解决吗?
(2)________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______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3)实像都是_______(填倒立与正立),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___(同侧与两侧);虚像都是___________,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_____。
(4)其他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时练习1]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五个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与烛焰大小相同,放在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比烛焰大,放在_____处能看到放大的虚像。
2.物体位于凸透镜前10cm处时,可以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缩小的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4cm B 7cm C 9cm D 1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