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奇异的声现象
学习目标
1.了解回声和共鸣。
2.了解混响现象。
3.通过回声、共鸣等有趣的声现象的介绍,使学生领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
课前学习
一、复习回顾
1.“震耳欲聋”说明了声音的______很__________。
2.大象可以用次声交流,海豚可以用超声交流,此时人类_______听到。
二、尝试学习
1. 叫做回声,分辨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 。
2. 叫混响, 叫混响时间。
3. 叫共鸣。
课堂学习
一、回声
阅读教材P45,回答:分辨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 ,人至少要离障碍物 m才能分辨出回声和原声。
[及时练习1]
1.江西弋阳的圭峰有一个山谷叫“四声谷”,天坛回音壁中央有一块石头叫“三音石”,莺莺塔前的“普救蟾声”,它们的形成原因都是由于 。
2.音乐厅的天花板上都做成凹凸不平且有“蜂窝眼”,这是为了 。
二、共鸣
1.合作探究
将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放在桌上,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使其发声。然后再用橡皮锤压在此音叉上,使其停止振动。观察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发生的现象。
现象: 。
结论: ,这种现象称为共鸣。
[及时练习2]
当我们一个队伍通过桥梁时,尽量不要齐步前行,这是为了 。
三、动物与声音
阅读教材P46-47页,体验各种奇妙的声音。
当堂检测
1.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2.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3. 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
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 B.减弱回声 C.增强响声 D.改变声音的频率
4.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但没有与之接触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可以看到乒乓球会_________,乒乓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它_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获得了能量,同时通过乒乓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分析判断左边音叉在__________.右边被敲击的音叉作为声源,当它的振动能量在___________中向外传播时,造成周围介质运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引发了左边一个音叉的共振,使该音叉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声源所传播的能量,并引起乒乓球的振动说明声音___________(选填“能够”或“不能够”)传递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