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编辑
(通用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4《电磁铁》说课稿.doc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17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9/25 17:06:4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9.4《电磁铁》说课稿
一.教材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基础是三年级“磁铁”以及上一课时“电和磁”相关知识。电磁铁是用电流的磁效应使铁芯磁化而产生磁力的装置。电磁铁是电生磁的最直接应用,电磁铁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呈现的现象有趣,可以开展适合学生水平的多种研究。主要有两大活动:一.制作铁钉电磁铁;二.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这两大活动之间是线型结构,后者以前者为基础。“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又有两个主题活动:1.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2.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两个主题活动,也是线型结构。而“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个主题活动中,“线圈绕线方向与电磁铁南北极关系”、“电池连接方法与电磁铁南北极关系”等探究活动,是轮型结构,更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但在电磁铁南北极的探究活动中,要受到“线圈绕线方向”、“电池连接方法”变量的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控制好变量进行实验探究,是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磁铁科学认识的关键。
设计理念: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建构科学新概念。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制作铁钉电磁铁;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细致、合作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制作铁钉电磁铁;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教学难点:控制一定变量,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通过分析推理,帮助学生建立“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这一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
1.学生探究:2人一组,每组1号电池2节,长约8厘米的退磁铁钉2枚,长短不同的绝缘导线2根,大头针、指南针各一份,;实验记录表。
2.教师演示:1号电池一节,电池盒一只,长导线一根、线圈一个,大头针,指南针各一份,磁铁一块,长约8厘米未退磁的铁钉一根。电脑课件。
二.教法分析
1.通过复习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将相关的旧知识进行整合,产生新的研究问题。任务自主驱动,指明探究方向。
2.在有结构的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磁铁”的科学概念:首先是学生动手制作,其次是描述通断电流时看到的现象,本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感知电磁铁基本性质的过程,最后通过取名字,建立电磁铁概念。通过组织学生制作电磁铁,来验证先前的设想,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提出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3.“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的探究,再次体现郁波老师所倡导的科学教学的主方向: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科学概念。组织学生用“指南针测试法”来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从而建立电磁铁也有南北极这个概念;从交流中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有些组的铁钉的南北极不一样,从而过渡到“电磁铁的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又一次经历一个“提出问题→计划制定→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并依托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这个科学概念。
4.对比,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对比中,找到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从而认识到两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对比梳理”之方式作总结,不仅仅达到加深对电磁铁的认识之目的,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实现旧知与新知在头脑中的重组与建构。
三.教学流程:
(一)旧知回顾
1.师演示“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指南针发生了偏转,说明了什么? 
2.提出任务:利用前一课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装置吸引小铁钉。
(二)制作电磁铁
1.学生说方法并演示把导线绕到铁钉上。
2.取材料,比一比哪些组绕得又快又好!
3.用绕好的装置吸小铁钉,看能不能将铁钉吸起来。
4.归纳: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5.引出“电磁铁”概念: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