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编辑
(通用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4《欧姆定律安全用电》说课稿.doc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16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9/25 17:02:3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7.4《欧姆定律安全用电》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第7章《欧姆定律》的第四节,在欧姆定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同时也是让学生“学会生存”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了解断路和短路。了解安全用电常识、防雷知识。
过程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3.重点、难点
学生安全电压的理解、分析电路的断路和短路,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学生对安全用电重要性的理解和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是本节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缺乏知识与生活的具体联系、应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推理判断来获取新的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借助实验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逐步走向成熟和成功。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四.教学程序的设计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一)事例引课
首先通过么媒体展示出一幅人体触电事故发生的图片,(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体事例引课比泛泛而谈的语言引课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以真实的事例教育学生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导出课题。)
(二)师生互动——知识的学习
1.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人体也是导体,对于人体的触电现象学生较易理解。基于这一点对本知识我设计下面的师生互动过程:
(1)教师提供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影响(危害)和通常情况下人体电阻值的大小两方面数据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公式U=IR推导出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既应用巩固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师向学生介绍不是每个人的电阻都一样大,而且同一个人的电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从而着重指出:一般情况下,36伏以下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感受科学的辨证关系。)
2.断路和短路
演示实验:接好一个电灯的电路,演示断路时电灯不亮。让学生再联系以往自己做实验时出现的一些类似情况,思考分析故障的可能原因(灯丝断了、导线断了、某处接触不良)电路没用接通———断路(这样学生有观察、有体验,有思考,从而达到快乐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卡口灯泡和螺丝口灯泡及灯座区别。
演示实验:接好一个电灯的电路,演示短路时电灯不亮。 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流到电源负极,再让学生分析可能会有什么危险情况(由欧姆定律会有很大的电流通过电路,损坏电源或引起导线发热,造成火灾。)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