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学生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了解发电机、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工作原理,知道它们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3.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磁生电的条件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都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培养创造发明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总结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新课导入】
导入1:实验导入
演示实验:教师使用手摇发电机发电,学生观察现象.
师: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呢?本节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导入2: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奥斯特发现了电能生磁的现象.既然电能生磁,那磁能不能生电呢?本节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导入3: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视频:电是从哪里来的.
师:发电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是发电机,通过今天的课,我们就能知道发电机的原理.
【课堂探究】
一、电磁感应现象
问题与猜想:在什么条件下,磁场能产生电流?
制订计划
1.按照(教材)图1451组装器材,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
2.闭合开关,观察下列各种情况下,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
(1)磁体、线框都不动;
(2)磁体不动,线框的底边ab向左运动;
(3)磁体不动,线框的底边ab向右运动;
(4)磁体不动,线框的底边向上或向下运动;
(5)线框的底边ab不动,磁体向左运动(切割磁感线);
(6)线框的底边ab不动,磁体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
(7)线框的底边ab不动,磁体做上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