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电 荷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3.了解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重点难点】
重点:正负电荷的规定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作用和原理.
难点:摩擦起电现象的识别、静电现象的应用.
【新课导入】
导入1:情景导入
如图所示,是小红暑假期间在省科技馆的静电魔球旁体验“怒发冲冠”.目前全国各省市的科技馆都陆续开放,众多市民来到福建省科技馆感受科学魅力.你知道“怒发冲冠”的道理吗?
导入2:实验导入
教师用塑料梳子梳自己的头发,一会儿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课堂探究】
1.摩擦起电
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 .
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2.两种电荷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演示实验: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 .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 .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 .
学生实验:
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现象: .
引导学生分析: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体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归纳:
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