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能源:危机与希望
导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并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日常现象。
2.能通过具体的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3.能列举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4.了解原子核能及其两种利用形式。
重点: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
难点:裂变和聚变的概念。
自主学习
1.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内容是:
。
2.发生核裂变的条件是用 轰击铀核,铀核才能发生裂变,放出能量。
3.核裂变释放能量的依据是:人们发现铀核裂变后生成物的质量减少了,根据 ,
可知核裂变过程一定有能量的释放。
4.核能的利用是建立 。它的核心设备是 。
5.核聚变的条件是需要 ,应用是氢弹。
合作探究
一、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1.阅读课本,思考:
(1)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都存在什么能量?
(2)每幅图片中各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转化?
(3)不同形式的能连之间的相互转化有怎样的规律?
填一填: 自然界中各种现象不是 的,而是互相 的: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 。
2.对于定律的正确理解:
从下列四个方面正确理解定律
存在: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
转化或转移: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结果: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普遍性: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3.转化和转移的含义
能量的“转化”是指: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即前后两种状态,能量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如“钻木取火”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电车运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能量的“转移”是指:一个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形式的能量,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后,还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即前后两种状态,能量的形式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能量发生了转移,如“热传递”就是一个物体具有的内能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前后都是内能.
4.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是有一定方向性的
“永动机”制造一直失败的原因是: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当堂检测
1.用锤子敲打钉子时,钉子的温度升高,钉子的内能 (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 _______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
2.冰块沿地面滑动,往往会逐渐融化,在这一过程中是 能转化为 能,但能量的总量_______。
3.在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铁棒在火上烤得很热
B.汽车紧急刹车,轮胎发热
C.燃烧木材取暖
D.给电炉通电,电炉发热
4.在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机械能一定守恒
B.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守恒
C.各种形式的能的总量一定守恒
D.只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5.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灭,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那么能源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能量的转移和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B.人们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中利用能量
C.经转移或转化过程可利用的能量增加
D.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