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电磁波
导学目标
1.知道变化的电流才会产生电磁波,借助于电磁波可以传输信号。
2.能记住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电磁波的频率、波长的初步概念,记住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
重点:电磁波的产生条件
难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含义以及三者的关系
自主学习
1. 的电流能在周围的空间中产生电磁波。
2.物理学上把波在 叫做频率 。它的单位名称叫 ,简称 。
3.电磁波的成员有 。
4.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 。波长、频率、波速三者间的关系是
5.电磁波的波速和 相同,为3×108m/s。在空气或真空中,各种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速是 的,所以,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就越 。
合作探究
一、电磁波的产生
听一听1:取一台收音机,调到没有台的地方,把音量开到最大,用手电筒靠近收音机,使开关反复的闭合、断开,听到了什么声音?
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
听一听2:将这个收音机靠近调光台灯,旋动调光开关,听到了什么声音?
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
填一填:由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能在周围的空间中产生电磁波。
注意:虽然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与此类似的有磁场、电流等。
二、 电磁波的波形、波长、波速、频率
仔细观察:
(1)绳子上形成的波。
(2)当改变绳子振动的快慢时,不但波的频率发生改变,而且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也不相同。
想一想:跟绳子形成的波类似,电磁波也是以 的形式向外传播的。电磁波也
有 、 、 。
填一填: 1kHz= Hz 1MHz= Hz 1GHz= Hz
波长是指: 。
频率是指: 。
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是 。
当堂检测
1.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 B.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
C.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 D.利用移动通信屏蔽器屏蔽手机信号
2.在日常生活中,当你打开或者关闭电灯时,你会从旁边工作着的电视机屏幕上看到一条水平亮线或者从旁边的收音机中听到“咔咔”的杂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电路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收音机、电视机接收到而产生的
B.电路通断时交流电通过家庭电路对收音机或电视机的影响
C.电路通断时开关中金属碰撞声的影响
D.以上原因都不对
3.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具有相同的( )
A.波速 B.波长 C.频率 D.能量
4.导线中电流的____________会在空间激起(产生)电磁波。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移动电话靠复杂的电子线路来产生____________的电流,发出电磁波。
5.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其中,“λ”表示________,即邻近的两个________或________之间的距离,单位是________;“f”表示________,即在某确定位置,1 s内有多少次________或________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单位是________;“C”表示________,即用来描述波__________的物理量,单位是________。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c,约为_________m/s。
6.当我们打开或关闭电灯时,旁边正在播放节目的收音机中会传出“喀喀”的杂音,说明导体中迅速变化的________能够产生电磁波。电磁波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7.“玉兔号”月球车是利用_______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向地球发回所获得的信息,月球与地球相距3.84×108 m,“玉兔号”发出的信号需经________s到达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