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学习象征手法及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
2.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勇敢、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象征手法及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海燕是一种海鸟,上部分是黑色的,尾部呈白色,腿很长,善于在海面飞行,被誉为“大海里杰出的飞行家”。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1906年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