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编辑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7.1力教案1教科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教科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11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6/27 8:57:2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7.1
【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能分析简单情况下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知道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演示、讲解、讨论与分析过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 教学重点 】
   力的概念
【 教学难点 】
  力的概念以及物体间力的相互性。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力的概念
  演示实验:手握握力计、折弯铜条、棒击小球、弹簧拉钩码。以上实验可用投影仪展 示 ,以利于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记录,分析情况。提问:以上实验都有哪些特点?你们还能举出哪些这样的例子?
  观察老师演示实验,观察投影仪展示试验情况。引导学 生讨论得出结果:以上实验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它 们有的外形发生了变化,有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学生再举出一些力的作用的例子:运动员举重、踢足球、拉车、折树枝 ……
  通过观看实验与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明白:力是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学生明白力的概念。
二、力的作用效果
  带领学生总结上面实验,对实验结果以及学生举例 结果进行归类。
  学生对上面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类,最后归于两类:一种是物体的外形发生了变化,另一种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老师对学生的结果进行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 态发生改变(动到静、静到 动、 快 到慢、慢到快、方向改 变等)。提问:你们还能举出哪些形变的例子,以及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例子?
  形变例子:挤压气球(变扁)、拉长弹簧(伸长)、折弯铜条(弯曲)、扭转塑料尺(扭转) …… 运动状态改变:踢球(静到动)、守门员扑球(动到静)、火车刹车(快到慢)、火车启动(慢到快)、打乒乓球(方向改变) ……
  演示实验:带有橡胶塞,塞上有玻璃管的玻璃瓶,装 满水,手握,水上升。提问 :瓶子是不是发生了形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得出结论:瓶子发生了形变。
  老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形变很微小,用肉眼观察不到。
  学生对形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三、演示、思考
  利用多媒 体演示实验:
  (1) 磁铁吸引铁钉;
   (2)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
  请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提问:以上两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分析得出结果:
  以上实验中两物体之间都没有接触。
  老师总结: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 用。
  提问:你们还能举出哪些这样的例子?
  学生举例:有些衣服吸引毛发,在毛发上摩擦过的塑料尺同样吸引纸屑 ……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