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亲教我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和"赤日炎炎似火烧……公子王孙把扇摇",增强了我对好吃懒做的鄙视。长大后才明白,在没空调、冷气、电风扇的古代夏天,自己摇扇取凉也仅优越于顶着烈日干活的农夫,而这些取凉方式根本无法和达官显贵们的"花式"消暑相比。
翻阅古代节令风俗的笔记体小说或史料专书,不难发现,酷暑时能够享受冰块、"空调房"者皆为达官贵人,一般人要么"多占蒲深柳密宽凉之地,披襟钓水,月上始还",要么"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要么"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
达官显贵避暑就大不一样了。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的皇帝、达官显贵及"官二代"、"富二代"们的避暑方式让人瞠目结舌。"明皇避暑游兴庆池,与妃子昼寝于水殿中。"唐明皇李隆基暑天就泡在兴庆池里,大白天就与杨贵妃在水殿里戏水、睡觉。而杨贵妃的兄弟们消暑更显骄奢,他们"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冰在古代本是一种奢侈品,一般人望尘莫及,而杨贵妃的兄弟们请客时开琢冰山,用冰把宴席围起来。这样一来,参与吃喝的人,酒虽喝得很畅快,但明显感到寒气逼人,有人不得不裹上丝棉絮。这让平头百姓、穷酸文人乃至一般官员情何以堪。"富二代"们还"结棚避暑"。《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载:"长安富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