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应用再探究
晓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知道杆秤也是一种杠杆后,决定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一个杆秤。
他们觉得教室里旧扫把的竹杆很直且质量较轻,找来一根细绳系在竹竿上作为提纽,还找了一个标有500ml的矿泉水瓶,向瓶内装满水,系上绳子作为秤砣,这样就做成了一个杆秤。
下面是测量杨柳书包的质量的操作过程:李铭手提细绳,杨柳将书包用细绳系在竹竿的一端,在竹竿的另一端移动矿泉水瓶,直至竹竿水平静止(如图甲所示)。细绳系在竹竿上的地方为杠杆的支点,然后分别用刻度尺测量支点到书包的距离为动力臂L1,支点到矿泉水瓶的距离为阻力臂L2(如图乙所示)。
他们的分析如下:先根据m=ρV计算出瓶内水的质量,再根据G=mg算出瓶内水的重力,也就是秤砣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有G包L1=G瓶L2,则书包的重力表达式G包=G瓶L2/L1,再根据m包=G包/g算出书包的质量。
测量结果是否正确呢?章丽拿着书包到学校食堂用电子秤测了测,发现两次测量的数据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是不是选做杆杆的竹竿质量较大,还是矿泉水瓶有一定质量,会使测量的结果偏小呢?最后他们认定造成这么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矿泉水瓶有一定质量。因为阻力和阻力臂相乘,如果阻力算小了,其乘积变小,在动力臂不变时,动力必然会小,造成测量的书包重力变小,导致质量变小。
章丽想:“如果找一个质量固定的物体来做秤砣岂不更好!”于是他们到实验室找老师借了一个质量为500g的钩码,一测量,和用电子秤测量的数据基本吻合。
杨柳说:“既然可以测量物体质量,如果多一杯水,那就可以测量密度比水大的金属密度。”
他们又找来一块金属,用细线将竹竿系在O点吊起,然后将金属块挂在竹竿左端C处,将钩码挂在竹竿右端,调节钩码的位置,使竹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钩码挂在竹竿上的位置为D,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0D(如图丙)。此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G金属LCO=G码L0D;推理有:ρ金属V金属gLCO=G码L0D。
再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把钩码从D处移动到E处,竹竿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OE。此时金属块受到了重力和浮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G金属-F金浮)LCO=G码L码推导有:(ρ金属V金属g-ρ水gV金属)LCO=G码L1。
最后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水的密度ρ水,计算金属块密度。他们推导出的金属密度表达式:ρ金属= ① 。
他们忘记了写表达式了,请你帮忙补上去。
李铭说:“既然能够测固体的密度,那也可以测液体的密度”。李铭说出了他的办法:只需要在测量金属密度的步骤基础上增加一步即可(如图丁)。下面是他们测出液体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他们的实验思路,将步骤补充完整。
(1)用细线将竹竿系在O点吊起,将金属块挂在竹竿左端C处,将钩码挂在竹竿右端,调节钩码的位置,使竹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钩码挂在竹竿上的位置为D,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0D;
(2)将适量水倒入烧杯(水的密度为ρ水为已知),将金属块B浸没在水中且不碰烧杯,把钩码从D处移动到E处时,竹竿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用刻度尺 ② ,将金属块B取出,用抹布擦干;
(3)将适量液体倒入另一烧杯,将金属块浸没入液体中且不碰烧杯,将钩码从E处移动到F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 ③ ,将金属块B取出,用抹布擦干;
(4)利用上述测出的物理量和水的密度计算出液体的密度。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液= ④ 。
参考答案:①ρ水L0D/(L0D-LOE) ②测出OE的长度LOE ③测出OF的长度LOF、
④(L0D-LOF)ρ水/(L0D-L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