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现象中,正确判断物态变化的是( )
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熔化现象
B.夏天的雾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初冬树上的霜是固态的,是凝固现象形成的
答案:B
解析:露珠和雾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在北方很冷的地区温度非常低,所以应该选凝固点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而水银的凝固点高,所以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C不符合题意;初冬树上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D不符合题意。
2.下列估测经验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乒乓球台高约为760 cm
B.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 g
C.成年人正常行走1 m用时约1 s
D.近几年兰州冬季平均气温约10 ℃
答案:C
解析:乒乓球台的高度约76 cm,故 A不符合实际;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 g,故B不符合实际;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 m/s,故C符合实际;兰州冬季最高气温不超过10 ℃,所以平均气温远小于10 ℃,故D不符合实际。
3.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答案: A
解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时,音叉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与其他因素无关,故选A。
4.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雨后的彩虹 B.树荫下的光斑
C.池水看起来“浅” D.树在水中的倒影
答案:D
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
B.4~8 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 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 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乙在0 s时开始运动,而甲在4 s时开始运动,即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A正确;由图象知4~8 s内甲、乙的路程和时间都成正比,即速度不变,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正确;0~8 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5 m,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C正确;8 s末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此时甲用时4 s,乙用时8 s,由v= 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错误。
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且细绳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绳恰好断裂,则小球将( )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 D.沿BD方向运动
答案:B
解析:由于小球由静止释放,不计摩擦,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此时若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只受重力作用而竖直下落,所以,小球将沿BE方向运动,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