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编辑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教科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教科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206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5/22 10:31:5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
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3.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发生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2.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感悟物质世界的美丽多姿。
3.经历固体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
2.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
3.关注自然现象,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北极圈里,有大量的冰和水。每当冬天到来之前,因纽特人都要建造冰屋。他们就地取
材,先把冰加工成一块块规则的长方体,这就是“砖”;用水作为“泥”。材料准备好以后,
他们再选择好的地方,泼上一些水,垒上一些冰块,再泼一些水,再垒一些冰块;前边不断
地垒着,后边不断地冻结着,垒完的房屋就成为一个冻结成整体的冰屋.这种房屋很结实,被
誉为因纽特人的令人羡慕的艺术杰作。水的凝固作用是帮助因纽特人完成这一杰作的“大功
臣”。
    不过,近年来,随着全球变趋势的加剧,北极圈内的冰川也有熔化的迹象。水的凝固和
冰的熔化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快来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吧!
 
教学活动
本节分为四个教学板块:(1)认识晶体;(2)固体的熔化;(3)液体的凝固;(4)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应用。
一、认识晶体
学生对将固体区别为晶体和非晶体认识不足,教师应着力调动学生的观察积累,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图片,酌情展示一些常见晶体和非晶体的实物、模型、图片资源,首先让学生建立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宏观依据——形状规则与否的概念,初步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二、固体的熔化
不宜将本板块变为演示,要舍得投入时间,引领学生经历固体(含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实验探究全过程,初步领略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晶体和非晶体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加工工艺,猜想到它们可能存在不同的熔化规律;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探究问题:熔化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究竟有什么不同?
为了研究提出的问题,重要的是组织学生讨论,制订出分工合理、实用高效的探究讨划和实验设计方案。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