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器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在实际情况中辨认连通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2.知道船闸的工作原理,能用连通器原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了解液压技术的原理,知道一些液压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应用连通器和液压技术的事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型和挂图认识连通器和液压技术,经历用“假想液片”模型推导出连通器原理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建立模型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主动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
2.通过对船闸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STS 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知道连通器原理,知道船闸的工作原理,能在实际情况中辨认连通器,能用连通器原理
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经历“液片模型”推导出连通器原理的过程。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液体压强的知识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大量的应用。利用自制泉水演示模型演示泉水喷涌的过程,降低塑料瓶的位置,泉水喷涌的高度也降低。思考:如果降低塑料瓶的位置和泉眼相平,泉水还会涌出吗?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知识。
教学活动
一、连通器
1.引出问题:基于学生关于三峡大坝收集的资料,提问:
三峡大坝拦腰截断了长江,为什么下游的船只还能驶到上游?它们是怎样“翻越”大坝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收集的资料。
抓住学生讨论中的闪光点,逐步设问:
(1)水位高度可以调节吗?
(2)水库大坝采用什么方法调节水位?
(3)有没有同学知道其中采用了什么原理?
(4)什么是“连通器”?
可能一些学生已经收集到相关资料,提到连通器及连通器原理。
比如:大坝旁都要修建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可以调节上下游的水位落差,实现通航。
给出“连通器”概念: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