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平衡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衡状态、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3.会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进一步会研究多个因素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分析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探索,领略科学探索方法和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经历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过程,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教学难点
能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匀速上浮的潜水艇、缓缓降落的宇宙飞船、放在课桌上的书本、吊在天花板下的电灯等。
思考:这些物体分别做什么运动?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教学活动
一、合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以下的情况:两个小孩才能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能提起;一台拖拉机能把汽车从泥泞中拉出来,但用人推,要很多人共同努力才行。
可见,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可以与两个力或几个力同时作用在这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
如果一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同时对物体作用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进行受力分析时,我们可以用合力取代那几个力。
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同,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如果方向相反,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二、力的平衡
提出问题:惯性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有些物体还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探究:(1)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书包受重力和手对它向上的拉力,为什么书包受两个力作用会保持静止?(2)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为什么水平方向汽车受两个力作用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小组讨论、分析、交流: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显然向上的拉力将使书包下落的效果抵消了,使书包不至于下落;同样道理,汽车牵引力将阻力产生的效果抵消了,也可以说阻力将牵引力产生的效果抵消了,使汽车的速度不发生变化。
结论:一些物体虽然受力,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就相当于不受力。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这时的物体我们就说它处于平衡状态。
由上面学生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