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的中心意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不合理。农民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改变这种现状,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进行土地改革。所以A符合题意。
2.(2017·崇左大新质检)当前,全国各地“精准扶贫”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民生,关注“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抗美援朝
B.西藏和平解放
C.实行土地改革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政治经济条件都有所改善,故选C。
3.(2017·临淄质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此小华想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文献,下列可供他选择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