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望)!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领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望我大陆”“故乡不可见”“国民党”等信息可知,这首诗歌描写的是退守台湾的国民党人士对故乡的思念,因此选A。
2.下图中的一位“母亲”怀抱中有两个“孩子”,她正在等待另一个“孩子”回来。据所学知识,你判断这个“孩子”很可能是(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西藏在1951年获得和平解放,与图无关;香港、澳门是画中“母亲”怀抱中的两个“孩子”,而另一个“孩子”是“台湾”。
3.“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坚持立场,排除阻力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内容,C是我国的民族政策,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