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串联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2)通过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会连接简单串、并联电路的方法,同时尽可能让学生动手设计一些有应用价值的串、并联电路。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
(3)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体会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科学探究欲望,体验克服困难、利用已有知识探究未知世界的成功喜悦。
(2)感受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会画串、并联电路图。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或根据电路图,画出实物图或连接实际电路,从实际电路中看出它的连接关系,按实际要求设计电路。
学情分析
1.通过前面电路知识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电路和电路图及电路元件等知识,积淀了一定知识基础。
2.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电路连接又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上两点对学习本节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学生生活中积累的对电路的认识往往是零乱的,有些还是不正确的;同时学生又是第一次做电学实验。这些因素对本课的学习都造成了干扰和困难。
教法:
情境引入法、引导探索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直观教学法。
学法
阅读讨论法、交流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
出示图片,创设物理情境,各种用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无穷的乐趣,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教师设疑:在实际电路中,用电器常常不止一个,这些用电器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呢?引起学生疑惑,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入新课。
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组织学生根据问题分小组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小组交流学习结果。教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用多媒体演示并分析串、并联电路,学生注意观察,看清电流路径。
在学生对串、并联电路有了初步认识后,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试一试”
①、找出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的是串联电路,哪些地方应用的是并联电路?
. ②、图中的电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标出干路和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