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通过探究,知道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
(3)知道焦耳定律内容、公式及适用范围。
(4)结合本节教学,培养学生重视实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电流热效应,探究电热和电阻、电流以及通电时间关系,焦耳定律。
教学难点:
如何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电流产生的热量和电流、电阻以及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出示白纸灯泡、电热水壶、电烤箱图片,让学回忆并思考,把手靠近发光的白炽灯泡,会感到灯泡发热;给热水壶通电可以将其中的凉水加热;给电烤箱通电可以将其中的面包烤熟;那么这些能量从哪里来的呢?
生:电流通过用电器产生热量了,电能转化为内能。
师: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现象叫作电流的热效应。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学习新课
师:思考
(1)白炽灯的灯丝热得发光,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2)刚刚发光的灯泡并不热,而过一会儿就会烫手。灯丝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发光时间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3)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通过它的电流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实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会和哪些因素有关。
请同学进一步体验电取暖器的使用情况进而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会和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分别以电阻丝发热而电线不怎么发热的现象和高温、低温档工作时、通电时间不同时电阻丝发热程度不同的现象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电热和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有关。
2、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师:要对以上猜想进行实验探究,我们该如何设计实验?
生:讨论,交流。
师:请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根据控制变量法得出具体实验方案,并画出实验电路图。
问:如何比较不同导体产生电热的多少呢?
生:用手摸,或用温度计直接测量等方法。
师:引导学生通过转化法比较受热煤油温度升高的多少判断电热的多少。
3、进行实验:
实验一:探究在电流和电阻相同时,电流产生热量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连接好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按下计时器并同时记录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电流的大小不变,每间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填写到设计好的表格中。
实验二:探究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产生热量和电阻的关系。
将阻值不等的两个电阻丝分别放在盛有等质量煤油的锥形瓶里,并插入温度计,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合上开关,观察在两分钟内两支温度计示数升高的情况,并将实验得出的数据填在已发的表格里。
实验要求:电路连接好,将滑片放在阻值最小端,观察并记录初温。然后再看屏幕上的时钟同时合上开关计时,两分钟后断开开关,并记录末温和电流。
实验三:探究在电阻、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产生的热量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利用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减小,再观察两分钟内阻值较大瓶内温度计升高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里。
实验要求:先用试触的方法将电流调小约0.3A左右,再记录阻值较大瓶中煤油初温,并迅速合上开关同时计时,两分钟后同时断开开关并记录末温和电流。(两次实验要求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