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活动:降落伞比赛
1.能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重点)
2.知道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3.会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方案。(难点)
1.写出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1)提出问题(2)____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方案(4)_____ (5)分析论证(6)____ (7)交流合作。___________ ______
阅读教材P16
2.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所谓“变量”就是那些影响问题的__ 。当影响因素有多个时,要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______ 。____________
3.在测量之前应根据测量的___ 选择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_____
4.测量仪器在使用前一般应先调整指针到零刻度,这个过程叫______ 。_____
活动过程:1.分小组进行2.根据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长短记录成绩 。(时间长者胜)
实验探究:【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与那些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影响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因素有__________ 。____
【设计实验】:(1)探究降落伞的质量对停留时间的影响:保持伞面的形状面积相同,改变伞绳的质量,放在空中,用秒表计时,比较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的长短。
(2)研究降落伞的面积对滞留时间的影响:保持伞面的形状和伞绳的质量相同,做伞面面积不同的两个降落伞,放在空中,用秒表计时,比较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的长短。
(3)探究降落伞的形状对滞留时间的影响:使用相同的伞绳,把轻重相同的长方形、圆形伞面,放在空中用秒表计时,比较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的长短。
【定性分析】:通过收集信息,找到影响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因素是
【定量分析】:
实验次数
|
降落伞的伞绳长/m
|
降落伞的总质量/g
|
降落伞的面积/m2
|
降落伞的形状
|
释放的高度/m
|
降落伞停留时间/s
|
1
|
1
|
20
|
0.5
|
圆形
|
3
|
3.67
|
2
|
1
|
20
|
1
|
圆形
|
3
|
5.83
|
3
|
1
|
30
|
1
|
圆形
|
3
|
4.91
|
4
|
1
|
20
|
1
|
正方形
|
3
|
5.83
|
5
|
1.5
|
20
|
1
|
正方形
|
3
|
5.83
|
6
|
1.5
|
20
|
1
|
正方形
|
6
|
9.24
|
分析1和2可知:降落伞的停留时间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分析2和3可知:
分析2和5可知:
分析4和5可知:
分析5和6可知:
A组
1.下列估测不合理的是( )
A一个人的身高约1.70m B.一张报纸的厚度约为67μm
C.一名中学生1s心跳的次数约为20次 D.一个人的体温约为36.8℃
2.测量长度时,结果应该估读( )
A.一位 B.两位 C.三位 D.越多越精确
3.四位同学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正确的是( )
A.54mm B.5.40mm C.5.40cm D.0.54dm
4.一天物理科代表王明走进教室,看到丽丽和张强正在争吵,丽丽认为“磁铁隔着物体还能吸引铁钉”,而张强认为“磁铁隔着物体就不能吸引铁钉。”如果你是王明,应该( )
A.以物理权威的身份说丽丽是对的。
B.向老师汇报,说有人在教室大声喧哗。
C.叫他们停止争吵,取一块磁铁和一些物品来做实验,通过实验说服他们。
D.觉得他们无聊,不去理会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