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4.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5.会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2.经历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意义,有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
2.了解沸腾现象,以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什么是蒸发,能够正确区分蒸发和沸腾。
4.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会用液化和汽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
二、教学难点
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会用液化和汽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冬天在室外,气温很低,手冻得难受,这时往手上呵气,会使手感到暖和些。从锅里拿刚出
笼的馒头,手烫得难受,这里往手上吹气,又觉得不那么烫了。那么,为什么呵气时感到暖
和,而吹气又会减轻烫感呢?这是因为发生了液化和汽化,而液化放热、汽化吸热的缘故。
究竟什么是液化和汽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
教学活动
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从液体到气体;(2)从气体到液体;(3)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一、从液体到气体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着的汽化。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1.沸腾
创设情景:烧开水时如果不断加热会发现壶里的水会沸腾。
你在家烧过开水吗?水烧开时你发现了什么呢?对于沸腾现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
归纳小结:
物理学中把液态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称为沸腾。
实验探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进一步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怎么样?
猜想和假设: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进行归类。如:水沸腾时温度会上升,停止加热水不会沸腾……
根据学生情况提出:
要进一步研究沸腾现象,还需要通过实验仔细观察。
重点观察:(1)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2)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