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初步概念,知道什么是弹性势能。
2.知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
3.知道机械能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定义,寻找日常生活中各种形式能量的例子,初步具备从能量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树立起科学的能量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从功的角度认识动能和势能,并能用实例说明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二、教学难点
从功的角度认识动能和势能,并能用实例说明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能,诸如热能、电能、能源开发等等。“能”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密切联系。我们说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电流能做功,具有电能;燃料燃烧放热可以做功,有热能。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很多,今天我们学习最常见的能的形式——机械能。
教学活动
一、动能
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动能的物体。见教材P98图12-1-2。
有条件的可以幻灯片演示:失控的汽车常常容易撞倒路旁的柱子、广告牌;呼啸的海浪有时会冲坏海堤,推倒房子;弹出去的玻璃球能把静止的球弹得远远的,跑动的人能撞倒别人……
这些现象说明了失控的汽车、呼啸的海浪、弹出去的玻璃球、跑动的人能够对其他的物体做功,可见它们都有能量。
提问 : 是什么原因使它们都能够做功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它们的能量是因为它们运动才具有的。我们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动能。
教师引导学生举例生活中具有动能的物体。
提问: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那么物体的动能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