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1)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 军事基地 ,以及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 货币 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美国还认定 社会主义 国家都具有侵略性。
(2)二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还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 资本主义 垄断和竞争的产物, 美国 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3)美苏 国家战略 的对立和 社会制度 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2.含义: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 对峙 与竞争状态。
3.开始:1947年3月,美国总统 杜鲁门 在国会发表演说,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威胁,要求国会拨款援助这两个国家。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 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 同盟 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4.经济表现: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 欧洲复兴计划 ”,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