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
1. 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张之洞。 ( )
2. 辛亥革命后,新式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也体现了中国人审美观念的进步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 )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迎来了发展的“短暂的春天”。 ( )
二、综合题
4.【变化的中国】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社会习俗的变化】
材料二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