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物理学案
初中物理编辑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电与磁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37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3/26 11:32:3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电和磁
课 题
电和磁
题型
复习课
设计
 
审核
 
课时说明
             共课2 时   
使用时间
 
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法
复习目标:
1.认识磁场、磁感线的分布及方向、地磁场。
2.会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3.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4.知道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5.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复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回顾(请同学们独立完成1-6题,比一比谁做的最快,错的最少)
1、磁现象
(1).磁极:磁体上磁性      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它们分别叫     (S极),和        (N极)。
(2).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2、磁场
(1).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对放入其中的     产生   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而发生的。
(2).磁场的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      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    极所指的方向一致。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极出发,回到磁体的    极,
(4).地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地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       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    极附近。磁偏角: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不重合,这个现象最先由我国宋代的     发现。
3、电生磁
(1).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      ,磁场的方向跟       有关,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有联系的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     磁体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       有关。
(3).安培定则:用    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     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     极。
**4、电磁铁
(1).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插入       电磁铁的磁性会更强。
(2).特点:其磁性的有无可由       来控制;其磁场方向可以通过改变       来改变;其磁性强弱与           、          、         有关。
5、电动机
(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       的作用,受力方向跟       的方向和
       的方向都有关系。当电流的方向或者磁感线的方向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变得      
(2).电动机主要由              组成。电动机是利用              里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制成的。线圈转到       的瞬间,线圈中的电流断开,但由于       ,转过此位置后,线圈中的电流方向靠       的作用而发生改变。
(3).电动机工作时,把       能转化为       能。
6、磁生电
(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       导体在磁场中做              的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       电流。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       的方向和       的方向有关。
(2).发电机主要由              组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发电机在发电的过程中,把      能转化为         能。
二、直击中考,拓展提升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组,然后组内交流,将疑问作好标记)
1.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磁场中确实存在的线 B.没有磁感线的区域就没有磁场
C.磁体的周围都存在着磁场 D.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可能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不一致
2. 关于图2中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2(a)表明磁场产生电流         B. 图2(b)判断出电源的左端为正极
C. 图2(c)是电动机的原理图         D.图2(d)显示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3.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磁体的不同磁极上吸着铁钉,如果让两个磁体相互靠近并接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铁钉没有相互作用
B、两铁钉相互吸引,最后落下来
C、两铁钉相互排斥,最后落下来
D、无法判断
4下列设备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A.发电机                             B.电风扇        
C.电热饮水机                         D.白炽灯
5.如图所示,MN两个线圈套在一根光滑绝缘杆ab上,它们受力时都能自由移动。当闭合电键K后,MN两线圈将
A.互相靠拢                  B.互相离开
C.静止不动                  D.先靠拢后分开
 
 
6.火力发电中,火电厂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A.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B.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

图7
电源
N
C.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7.如图7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及通电螺线管的N、S极。
 
 
 
 
 
8图13是探“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装置ab是一根导体通过导线关连接在灵敏电流计的两接线柱上。
    (1)本实验中,如果      ,我们就认为有感应电流产生。
    (2)闭合开关后若导体不动磁铁左右水平运动电路    感应电流(选填“有”或“无”)。
(3)小李所在实验小组想进一步探“感应电流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李猜想“可能跟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快慢有关。”
请你根据图13所示的实验装置,帮助小李设计实验来验证她的猜想,你设计的实验做法是:                                 
三、当堂检测 (共100分,相信自己,你能行!)
1.(10分)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题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B.磁体间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C.磁场中的不同位置,一般来说磁场的方向不同
D.磁场是假象的场,实际并不存在
2.(10分)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左端小磁针N极指向正确的是(   

D
C
B
A
3.(10分)下列四幅图中,可以用来探究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是:(   

 
4.(10分)如图3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左端固定,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右移动,条形磁铁仍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 (    
 
A.逐渐增大,方向向右                   B.逐渐减小,方向向右
C.逐渐增大,方向向左                   D.逐渐减小,方向向左
5.(10分)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发生的,磁场的周围存在着       ,用         可以形象、方便地描述磁场,它分布越密的地方表示越 
        。(选填“弱”或“强”) 
6.(10分)在图12中,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图13
7.(10分)如图13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两螺线管向相反方向运动,请把乙螺线管的导线连接在右边电源上。

电源
S
图12
               

 
 
 
 
 
 
8.(20分)如图所示,将一根导体棒ab的两端用细导线与灵敏电流计组成一个闭合电路,并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放在U形磁铁的磁场中。
(1)让导体棒ab水平向左运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导体棒ab水平向右运动时,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有关;
(2)让导体棒ab水平向右缓慢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的角度较小;导体棒ab水平向右快速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的角度较大。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
      有关。
(3)让导体棒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电路中     感应电流产生;
(4)下列电器中,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是     
A.电铃 B.电风扇 C.动圈式话筒 D.动圈式扬声器
 
9.(10分)随着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华夏儿女的下一个目标是登上月球,假设有一天你登上月球,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来证明月球周围有磁场吗?
 
 
 
 
 
 
 
 
 
 
 
 
 
 
 
 
 
认真阅读课本,完成填空,若有疑问,用红色笔标注。
 
 
 
 
 
 
 
 
 
 
 
 
 
 
 
 
 
 
 
 
 
 
 
 
 
 
 
 
 
 
 
 
 
体验中考知己知彼
 
 
 
 
 
 
 
 
 
 
 
 
 
 
 
 
 
 
 
 
 
 
 
 
 
 
 
 
 
 
 
 
 
 
 
 
 
 
 
 
 
 
 
 
 
 
 
 
 
 
 
 
练习检测
知识巩固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