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知道热量的意义、概念、单位、计算公式。
2、会应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学习过程:
一、前提测评
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热量是表示 的物理量。
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 的多少,叫做热量。
其单位是 。
3、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 ,温度升高 ;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 ,温度降低。有些物体吸收和放出热量后,温度不一定改变。举例说明
4、水的比热容是 ,其物理意义是
二、探究新知
1、讨论: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C)
(1)这表示质量是1Kg的铝块温度升高或降低1。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
(2)若把质量是2Kg、温度20。C的铝块加热到100。C ,铝块吸收热量是 。
(3)若把质量是2Kg、温度100。C的铝块降温到20。C,铝块放出热量是 。
(4)若以Q吸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
你能总结出一个由比热容计算热量的公式吗?
Q吸= 。
(5)根据吸热公式,请总结放热公式:
Q放= ,并说出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
(6)若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没有损失,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
即Q吸 Q放。
说明:
(1)正确理解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2)同一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到国际单位。
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0C),将质量为4kg的水从20。C加热到70。C需要吸收 J,将水倒掉一半,它的比热容将为 。
3、质量为100g的铁块,放在炉子上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出,立即投入质量为250g,温度为20。C的水中,水的温度最后升高到60。C,求火炉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