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浮力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浮力?
2、通过探究,认识到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4、通过探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并会用来解决简单的浮力问题。
【重点难点 】
经历探究过程,通过探究了解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预习指导】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看课本P91页图10—27,你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回答(a)、(b)、(c)、(d)四个图中的问题吗?(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什么叫浮力?课本上的定义包含哪些意义?
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活动10.9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猜一猜: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你有什么经验支持你的猜想?
设计与实验:如果给你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杯水,你能通过实验判断浸入水中的石块或金属块是否受到浮力?
提问:当金属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什么会变小?减小的数值有什么意义?
试一试: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                                                  
活动10.10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是根据什么经验提出猜想的?
通过课本92页的实验探究,可得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                                 
活动10.11 探究浮力的大小
实验设计:联想到质量与密度、体积的关系,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我们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的 液体的重力有一定的关系。为此,只要测出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就可以验证猜想。
收 集证据:按课本93页所示步骤进行实验。
结论:                                                                          
【课堂反馈】
一、浮力
1、 定义:
2、 浮力的方向:
3、 浮力产生的原因:
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浮力的大小:
 
【课后作业】
1、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 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研究发现,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纬度所受的重力不同,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重力越大。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海水密度及舰艇质量不变,比较两地,则该舰艇    (   )
A.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       B.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大
C.在两处所受浮力相等         D.在亚丁湾所排开海水的重力较大
3、今年4月,为庆祝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我潜艇部队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海军检阅活动。某潜水艇的总体积为1.5×103m3,最大下潜深度350m,此潜艇位于海面以下100m处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Pa。(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取g=10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