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 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 知道并能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3、 理解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4、 在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过程中,进 行物理 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重点难点】
理解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会解释常见的惯性现象。
【预习指导】
踢出去的足球,为什么还在继续运动呢?
观察与思考:
课本图9—5
(a)中最下面的棋子受到力的作用后飞了出去,而上面的棋子在水平方向仍保持静止;
(b)中弓弦恢复原状后运动的箭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飞出去;
(c)中汽车启动时,为什么乘客会往后仰;
(d)中汽车紧急刹车时人会前倾,是为什么?
这四幅图说明了什么?
原来静止的物体仍要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其实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在物理上称为惯性。
活动:观察惯性现象
请运用书本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看哪位同学设计的最合理,且操作最简单,效果最明显。
总结归纳: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具有的这种性质就要表现出来。
生活中的惯性:
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有许多与惯性有关的现象,举例加以说明并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1、 列举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2、阅读“在高速公路上行车时的安全防护”
交流:高速公路上行车时,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有哪些与惯性有关的交通安全规定?
3、惯性是不是都会造成伤害呢?如果不是,你能举些例子吗?
【课堂反馈】
一、惯性:
1、 定义:
2、 牛顿第 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3、 说明:
(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任何地点都具有惯性。
(2)、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3)、惯性的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4、解释一些惯性现象:
(1)、铲煤进锅炉
(2)、分析思路
①明确研究对象
②明确研究对象原来运动状态
③利用惯性判断研究对象后来的运动状态
二、惯性的应用与危害
1、应用:
跳远时要助跑,铲煤进锅炉
2、危害:
汽车急刹车时,用到了安全带与安全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