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物理学案
初中物理编辑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下册9.2牛顿第一定律学案1(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苏科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06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3/25 11:04:3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二节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认识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解释简单的力和运动的现象。
3、初步认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建立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
4、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 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知道并能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预习指导】
通过对物理学史上的几位著名人士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描述介绍,让学生讨论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演示实验:在桌面上推动物体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物体立即停止.
演示实验:在桌面上再推动物体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撤掉推力,物体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产生运动或继续保持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动或就要停下来.”即:物体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运动和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活动一:探究阻力对物 体运动的影响
提出问题:如果运动着的物体只受到阻力的作用,当阻力变小时,物体运动的路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设计验证实验:
介 绍与观察教材图9—4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其目的是什么?(获得相同的水平初速度,要通过实验来说明)
②让同一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表面上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③几次实验中是否需用同一辆小车?
收集证据与实验探究:
分析与结论:
引导学生分析下面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①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②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⑧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④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
    ⑤根据上面的实验进行推理,若没有阻力,小车将会怎样运动?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其运动的路程越长;当物体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时,物体运动的时间将越来越长,如果受到的阻力为0,物体将永远沿直线运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还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力 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也就是说,力能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能使物体的速度加大或减小,也能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你能用力和运动关系解释本节导图中小明、小华所看到的现象吗?
【课堂反馈】
反馈课本65页小明和小华的问题:
(1)原来静止的小车不推他就不会运动,是因为它受到           ;小车运动后不继续推它就会在      的作用下做       运动最终停下来;
(2)“风吹树摇”是因为在        的作用下树枝由     变为    ,“风停树静”树枝在     作用下做      运动而静止;
因此,力不是        的原因,而是         的原因。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