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2、进一步的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
【预习指导】
讨论与交流:你能区分表面被涂成相同颜色的铁块和塑料块吗?
究竟应该怎样比较,才能区分铁块和塑料块?
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活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实验与测量
分组实验,每组选择两种不同的物质(如铁和塑料或铜和铝等),每种物质各选三个体积不等的长方体。
分别用天平和刻度尺测量各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
测量对象
|
质量m∕g
|
体积V∕cm3
|
(质量∕体积)∕(g·cm-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交流与讨论:
1、 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的大小是否相等或相近?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吗?
2、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的大小是否相同?
【课堂反馈】
一、密度
1、定义:
2、公式:
公式的物理意义:
3、单位:
单位的换算:
4、物理意义:
如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5、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课后作业】
1、一松木块的密度是0.4×103kg/m3,读作_______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
。把它锯掉3/4,剩下的松木块密度为______ __________。
2、一块石碑,长50cm,宽20cm,高3m,质量为0.75t,则它们的密度是___ ,合 g∕cm3。__kg/m3
3、一般物质在温度升高时,体积 ,密度 。(填“变大”或“变小”)。
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m3= dm3= cm3
(2)10ml= cm3= m3
(3)1.0×103 kg/m3= ∕cm3g
(4)13.6 g∕cm3= kg/m3
5、将一铁丝钳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 ,将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剩余氧气的密度 。
6、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_____kg。
7、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若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如果这两个金属球体积相同,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
8、关于密 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
B.把一铁块压成铁片,它们的密度就小了
C.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相等,则它们的密度也相等
D.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也大